為何下雪不能緩解空氣質量差這個問題?
據天氣預報報道:北方本周四有望大部地區降雪
“望長城內外,惟余莽莽”“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”的場景即將降臨;人們又將沉浸在一片雪白之中。
那么問題來了——
這種情況科學嗎?
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雪是如何形成的
在我們的星球上,水是在不斷循環運動著的,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因為受熱而蒸發到天空中,汽化成為水汽;這些水汽隨風在高空中飄動,當它們遇到冷空氣時,會形成降水,以雨的形式再次回到地面。這種降水分為兩種:一種是液態降水——下雨;另一種是固態降水——下雪或下冰雹。
雪花出長在一種既有冰晶又有過冷水珠的云體里,這種云被人們稱為冰水混合云。
下雪的過程是這樣的——
當一團空氣對于冰晶來說已經達到飽和、對于水滴來說還沒有達到飽和——在這關鍵時刻,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,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,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。因為過冷卻水很不穩定,一碰它就要凍結起來。所以,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,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,使它迅速增大。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,它們便從云層中飄落下來,如果這時低層空氣的溫度在0℃以下,就降落到地面變成了皚皚白雪。
按照常理來說,下雪的確對空氣有凈化作用。空氣中的水分子在結晶形成雪花的過程中,表面積迅速增加,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氣中的顆粒物,并在下雪過程中將其帶到地面,從而減少了空氣中的顆粒物,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。
但是,并不是說只要下雪,空氣質量就能改善。
這還要看降雪的強度、持續時間、雪后有沒有風、有沒有霧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。
如果此輪降雪結束后仍然有強冷空氣,風也足夠大,空氣質量就會好。如果冷空氣不強,風又小,雪很快融化了,空氣中的水汽增多,濕度很大,凝結形成大霧。大霧時有逆溫天氣(冬天本來就容易形成逆溫層),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和稀釋。
還要考慮到雪天的行車情況,下雪后汽車都不敢開快,在發動機低速運行下,汽油容易出現燃燒不完全情況,排放的PM2.5自然也比平時增加。而且雪落到地面堆積融化成泥水,車輪碾過還會把污染物帶起來,如果雪天過后的天氣狀況沒有好轉,風速較小,導致水平擴散條件很差,所以空氣質量短時間內未必會好轉,反而容易出現污染加重的反彈。
那么,什么樣的天氣下空氣質量最好呢?
從北京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觀測數據來看,下雪當天,空氣質量一般都是輕微或者輕度污染,但如果隨后有風,第二天空氣質量就會有明顯好轉,達到優良。一般來說,3~5級風比較適合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,特別是雨雪過后的晴天,空氣比較濕潤時,大風可以明顯起到清潔空氣的作用。但當地面較干燥時,5級以上的風很容易揚塵,反而會造成能見度較低。
所以,要想驅散冬季霧霾,大雪只是加分項,大風才是關鍵點。(讓我們一起隨風搖擺搖擺~~)
最后小編還要補充一句,空氣質量的問題也不全是pm2.5的錯。因為空氣中不單有PM2.5污染,其中還有二氧化硫、PM10、氮氧化物等,這些都是重要的污染源,不能單單看到灰霾一片就以為是PM2.5加重了。
其實,現在的家庭都需要一臺空氣凈化器,尤其是北方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。央視早已有報道“空氣凈化器能有效減輕家庭空氣污染”。空氣凈化器“斯帝沃”就有曾被央視報道。